本帖最后由 蓝开衡 于 2012-6-7 13:24 编辑
[史料故事] 刘伯承安居脱险记
作者:谭正洪,戴明
1927年6月上旬的一天,天刚破晓,流经重庆铜梁安居古镇的涪江江面上,一只小渔船顺江而下。一位渔夫身披蓑衣,伸直双臂拼尽全力摇桨;一位30 多岁的男子端坐船中,戴眼镜,着长衫,顺着滔滔江水,极目眺向远方。
这位年轻男子,就是中共重庆地委军委委员、中国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十五军军长刘伯承。 刘伯承为何来到安居镇?在这个鱼龙混杂的水码头,又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的考验? 事情还得从1926 年12 月初说起。当时,在四川省沪州、顺庆(今南充)、合川,相继爆发了由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反动军阀的武装起义,即著名的庐顺起义。斗争在血雨腥风中坚持了167 天后,不幸失利。刘伯承被川康边防督办、四川督办刘湘以5 万元大洋悬赏通缉。通缉令特别指明了刘伯承原名刘明昭,右眼失明为义眼。刘伯承为暂避锋芒,危急时刻偕总指挥部参谋长韩伯诚(共产党员)、参谋周国淦(共产党员)从庐州城西南侧的龙透关缝城而下,悄然出走,这天是1927年5月16日。 刘伯承一行在反动军阀蓝文彬的一路追击搜捕下,翻山越水,夜行晓宿,到了荣县、富顺,改向隆昌、荣昌,经过永川、大足,而后进人周国淦的家乡铜梁县。周国淦先是将刘伯承等带到转龙乡的旧交、开明绅士肖楚伯家住了3 天,然后转移至安居镇石马沟二妻家里。为掩人耳目,之后10 多天,刘伯承等在隐退在家的原国民革命军师长刘庆渊家(安居街上王家大衙门)和袍哥大爷刘盛钊家(乡下)辗转居住。而刘盛钊也与刘伯承换帖成了结拜兄弟。 刘伯承等人经常改装出入,了解当前形势,军阀动态,屡经风险。5 月下旬的一天,刘庆渊的邻居、在城陛庙坝子为盐巴煤炭过秤的老严,看到在场伙(赌场)上混饭吃的当地人刘明朝,因刘左眼自幼失明,是安的义眼,所以外号人称刘瞎子。刘瞎子当时在戏台子侧边袁老道的摊子上吃“马脚杆”(油炸面块),就招呼:“刘明朝(zhao ) ,这么早,就在‘过午’了哇?”刘说:“昨晚熬了夜,这才起来吃早饭。” 忽然,两名荷枪实弹的军人冲过来,紧盯着刘问:“你叫什么名字?” “鄙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姓刘名明朝(chao )。在下礼字号袍哥,晦么大在码头上混饭吃。老总,有什么事吗?”刘不紧不慢地说。 “你到底叫刘明朝(Chao),还是刘明朝(zhao)?”那军人紧追一句。
“我叫刘明朝,朝山拜佛的朝,也有人叫我刘明朝,朝气蓬勃的朝,都可以。” “哪里人?" “本地人,三代都在后河沟,乌木桥侧边住家。” “你这眼睛啷个的?" “爹妈生下来,眼睛就看不清,才安的义眼。” 另一个军人提醒说:“他是左眼(瞎),我们要找的人是右眼(瞎),牛头不对马嘴,还有那个人任过军长,是个魁梧雄伟的人,他哪点点像嘛!走,那边去守到。” 老严这才想起,刘庆渊家的客人戴个眼镜,右眼不转,气度不凡,而这里都设了卡子(哨卡),恐怕是来抓刘师长家的客人的。老严赶紧往土地楼方向走,不多时迎面碰见刘庆渊和一个身穿天蓝长衫,头戴抬草帽子,眼戴金架子眼镜,嘴上蓄八字胡须的人从西街走过来。老严急忙迎上前去对刘庆渊说:“老依,我正在找你,有笔生意要做。”一把将他们拉进黎九臣茶旅馆去,与刘庆渊耳语后,三人即从后门转回王家大衙门刘庆渊家中。刘庆渊惊出一身冷汗,赓即派人上街打听,才知道刘湘悬赏追捕刘伯承,驻铜梁的川军第三师旅长游广居,接到刘湘和熊克武的命令.在铜梁各个路口码头,设卡捉拿刘伯承。 安居古镇位于琼江、涪江交汇处,是川东著名的水码头,上通川西、川中,下达武汉、南京,反动军阀们认为起义军头领易于潜人过境。加之刘伯承的参谋周国淦是铜梁安居人,刘也有可能躲藏安居。且游广居已派了一个营到安居,驻扎在武庙,四处设卡盘查缉捕。其实那营长已派人到石马沟和桂花台周国淦的老家去搜查过了,而刘庆渊这里还不知情,情况万分危急。虽然游广居也不敢轻易来冒犯当过师长的刘庆渊,但是也怕时间久了走漏风声,加上刘伯承急于返回武汉大本营,几人经过反复商量,决定刘伯承扮成随从,趁次日天未明,由袍哥头面人物刘盛钊护送,乘开往合川的揽载船,先住到合川城刘盛钊的另一个家中,然后设法到武汉。 次日凌晨,收拾好行李,告别了刘庆渊等,刘伯承扮成刘盛钊的账房先生,带上假发,趁天未明,哨卡没人的时刻上船。刘庆渊随后赶到码头看究竟,以防不测。哪知船离开码头不久,就被哨兵发现。冲出几个军人高喊:“河当中的船,快停到,接受检查,不然老子们开枪了!”船只得在河心停下。哨卡的几名军人,马上乘小划子(小船)追上去。靠近揽载船后,上船逐一检查。此时,送客的刘庆渊等人在岸边看见,焦急万分,生怕露出马脚,准备亲自出面拿钱去买活哨兵救人。谁知不到半个时辰,哨卡的军人回到了划子上,揽载船继续下行了,刘庆渊悬着的心才落地。 后来刘盛钊回来对刘庆渊说,他当时多了一个心眼,怕哨卡追上检查出事,就叫刘伯承在马鞍石上了一家打鱼的渔船,先在河对岸捕鱼,若揽载船顺利开走,就追到白塔湾(磨盘滩下面)送刘伯承上船,若遇哨卡检查,就趁哨卡上船检查时,把鱼船溜下磨盘滩,以躲过检查,再在马家渡上船。真是过了一劫。就这样,刘伯承顺利到达合川,并与随后赶来的韩伯诚、周国淦会合,在刘盛钊家暂住。两天后,刘伯承一行启程赴绥定(今达州),绕陕边,越秦岭,至西安,经郑州,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平安到达汉口,这天是1927年7月11日。刘伯承刚到汉口就立即向中共中央和武汉国民政府报告沪顺起义及坚守庐州城的经过,并对四川军事提出建议。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20天后,刘伯承参加领导了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 在安居的惊险历程,成了刘伯承元帅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一段永生难忘的记忆。 |